登入
 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經營理念
    • 雜誌介紹
    • 營運項目
    • 雜誌哪裡買
  • 雜誌目錄
    • 本期目錄
    • 各期目錄
  • 封面故事
    • 名家專欄
    • 亮點人物
    • 封面故事
    • 特別報導
  • 樂齡情報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休閒娛樂
    • 智慧理財
    • 樂齡品味
    • 居家生活
    • 樂齡訊息
    • 藝文百匯
  • 影音專區
    • 影音特輯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會員專區
    • 加入會員
    • 會員登入
    • 會員資料
  • 金色夢想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雜誌目錄
  • 封面故事
  • 樂齡情報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會員專區
  • 名家專欄
  • 亮點人物
  • 封面故事
  • 特別報導

亮點人物

    • 最新
2013年10月號
就這樣幸福快樂直到終老
December 2013
p18.jpg
撰文、攝影/台商國際傳媒
 

宋晶宜

. 曾任民生報影劇文化中心主任、民生報總編輯兼副社長、聯合報集團所屬民聲文化公司總經理、美國舊金山世界日報社長。

. 華視、中視兒童節目《兒童天地》製作人,並獲得10次以上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獎,亦曾任金曲獎、金鐘獎評審。

. 現任美國舊金山世界日報顧問、女作家協會會員、心靈勵志作家。

. 著有《我和春天有約》、《我們去看山》、《看星斗的夜晚》、《活出每分每秒的精采》、《就這樣,幸福快樂到老》等12本散文集。

----- 

 

文學 上帝恩賜的才華

  採訪當日,前往台北近郊拜訪宋晶宜女士的住家,白色系為主的裝潢設計與女主人給人的形象般,散發「高雅」之感,滿架藏書增添書卷氣息,明亮的玻璃窗外坐擁怡人自然景致,窗邊的書桌則是宋晶宜平日寫作之處,想來四時美景當前,也能為文字注入動人色彩。宋晶宜認為,上帝給每個人的恩賜不同,兄弟姊妹在理工方面表現相當出色,自己獲得的恩典則是在「文學」方面的造詣。母親來自書香家庭,從小家裡便滿室讀書氣氛,也令她自小便喜愛閱讀、寫作,在國文、作文科目的表現相當突出;寫作帶給宋晶宜無以名狀的快樂與喜悅,面對生命中的感動,總以書寫日記的筆調記錄著自己的細膩感觸,宛如長流的細水般,雋永而動人。

  至今,她仍習慣隨身帶著兩本簿子,一本記錄每日行程,另一本則隨時寫下對人事物的感想、情懷和看法,她說自己不為出書而寫作,然而亦與所有的作家相同,期望透過文字影響、感動他人,先後於國內知名報社、美國舊金山世界日報擔任記者、社長的她,也如願以文字的力量改變世界。

 

挫折 上帝化妝的祝福

  美滿的家庭並非平靜無波,事業上的女強人也非無所不能。2003年,次子的一場病成為宋晶宜生命歷程中的一大轉折;那是一段有驚無險的經歷,次子在入院四日後找出病因,也幸運地並無大礙,然而那四日對她是度日如年般的漫長,恨不能用自己的一切換取孩子的健康。

  有時,禍亦是福。食不下嚥的日子裡,大兒子拖著自己出去吃飯,同樣心急如焚的他,仍體貼顧慮餐廳服務人員的感受,幫著母親解釋:「不是你做的菜不好吃,而是弟弟生病了,媽媽心裡著急才吃不下。」這番話聽在宋晶宜耳裡,令她感動於長子的善良、貼心;而次子也在這場病中,從以往認為媽媽比較疼愛聰明的哥哥,發現「原來媽媽這麼愛我」。

  回首檢視這一段經歷,宋晶宜領悟,所有的挫折都有其意義,憂慮解決不了問題,要相信事情可以解決,上帝會為世人擔當苦難;她也因而認識上帝,在兒子康復出院後,與父親一同受洗歸入耶穌門下。

 

無懼死亡 活出每分每秒的精彩

  親人離世,是否能用理性面對?宋晶宜曾笑稱自己是一般人口中的「三明治」,無論在台灣、美國,努力賺錢買大房子,就是為了三代親人能夠同堂。慈愛的父親三年前逝世,宋晶宜回憶,父親的身體一直都很硬朗,88 歲仍能登上長城,90 歲中風時,也在三天後即可出院。在他人眼中,這或許是生活品質變差的開始,然而,篤信基督的父親與她,很早便知道生命是有限的,必須面對與坦然接受。

  父親出院返家後,宋晶宜買了畫筆與畫冊,像對待孩子般給父親功課,告訴他「每天畫一幅畫,我就下班了」,這是她為父親選擇的復健方式,也是生活的寄託。從未拿過畫筆的父親相當聽話,每天自後院散步後,便以顫抖的雙手畫下剛剛成熟的蘋果,或為可愛的野生小動物,留下一切令他喜悅的事物。生命即將走向終程之時,不諱言生死的父親希望自己能落葉歸根,在基督的教導裡,宋晶宜明白什麼可以等、什麼不能等,毅然辭去世界日報的職務,帶著父母返台定居。

  宋晶宜說,人世中有許多東西無法選擇,端看你如何思考,沒有人的身體真能愈活愈年輕,對於死亡,你可以終日驚恐,覺得活一天少一天,生命即將告終,也可以感恩自己已經活到平均年齡,多活一天便是多得,每天醒來看見太陽,都是上帝的恩賜,積極規劃多姿多彩的生活,活出每分每秒的精彩。失去至親固然傷痛,然而父親離世時相當安詳,生前留下100 幅畫作,收錄於宋晶宜最新出版的兩本書中,為父女親情留下永恆的紀錄。

 

樂齡生活不設限 就這樣幸福快樂到老

  50 歲剛到美國的宋晶宜,若以衣食無缺的評估標準,早已達成財富自由、享受生活的年紀,她卻給自己開了四樣功課:其一,在美國不會開車就像沒有雙腳一般,以前的她有司機,現在她要學會自己開車;其二,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的她,英文縱有高中以上的程度,仍自覺不足,因此要學英文;其三,過去做總編輯時有祕書幫忙打字,但凡事不能依賴別人、靠別人幫忙,她希望自己在60歲時,能與年輕人一樣,不與世界脫軌,因此要學會電腦的基本知識;其四,50 歲後體力會變差,以前她是旱鴨子,現在她要學會游泳。

  此後,她花了半年至三年的「愛人、愛己、愛生活、愛地球,就這樣幸福快樂到老。」是宋晶宜對所有讀者的祝福。時間,開著車到處走,以流利的英語在外國市長面前演說,3C 產品使用起來相當熟練,也能以極為標準的方式游完1,500 公尺。而60 歲以後,旅美返台的宋晶宜,又有了新的功課。當時剛剛離開報社社長職務,也有一段短暫的時光不清楚自己該做些什麼,她想起自己熱愛的寫作,於是再次提筆,將生活幸福點滴以文字留存,10 年來未曾出版書籍的她,以更多的人生歷練與意想感觸,將「作家宋晶宜」再度帶回讀者身邊。

  現在的宋晶宜又想做些什麼?她說,自己從不為生命設限,除了生小孩,沒有什麼事情是年輕時能做,50 歲後就不能做的,年紀愈大,愈要懂得自己要什麼、欠缺什麼,尤其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。「我老得可以退休,卻也年輕得可以再開始。」在宋晶宜眼裡,只有離開工作職務,而沒有「退休」這回事,樂齡的生活,可以一天活出兩天的精彩,可以創造無限可能,可以就這樣幸福快樂,直到終老。


回前頁
  • 藏拙發光的人生
總編精選:
  • 藏拙發光的人生
  • 馳騁台灣媒體界五十年 金色樂齡典範 盛竹如


客戶服務專線:+866-02-2509-5279
傳真:+886-02-2509-0852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09:00~18:00
Copyright © 2013 TSRIC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桌機板
  • 640
  • 320